复得返自然
2024-10-12 08:42 佛学文库
◎ 正 慈
檐前施饭来飞鸟,林下行香踏落花。
自解刹那知佛性,不劳更喻几尘沙。
--唐 释广宣
素来喜欢依傍大山和清流,喜欢清静、清新、空旷自然的乡野,故闲暇时光总想躲开繁闹,到乡下走走看看,偷个闲,犹如回归了故乡。我出生在一个乡村,身上总是有股子乡土气息,也一直以山里人自称。这是不管过去多少年,都如影随形的伴随。
唯有云山差可乐。
在这种较有偏好的行旅中,总是会有这样那样偶然的机会,不经意间发现自己喜欢的山和水,就像天意般的,遇到了理想中的如你所愿的安排。
经过通山县山区的一个乡村,一路在山间的小路上穿行。进入深山中的农舍,湾子尽头,是幽深的山谷沟壑。在山谷的峰回路转处,才看见了一座乡间小庙--法泉寺。似有山重水复疑无路,柳暗花明又一寺之惊叹!
古语道忘却来时路。往往在辟隅之处,总会遇到遗存的一种意外发现和收获。老庙的存在,遗留下来了岁月的印记和沉淀,虽也非珍贵的文物,对于一个出家人来说,可能这个小庙与其它的小庙没有什么特别之处。但在经过了这样的跋山涉水、迂回曲折,此时觉得格外珍贵。正如刘长卿的诗《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》中描述出来的场景:一路经行处,莓苔见履痕。白云依静渚,春草闭闲门。过雨看松色,随山到水源。溪花与禅意,相对亦忘言。时光和在远去的尘烟,在远山和山谷的清流中喃喃自语。溪声犹如广长舌,山色无非清净声,这也是山居生活的一部分写照。当然,这样的地方,这样的自然环境也是不少的。如果此处有了一个庙子,感受就完全不同了。
虽说是座小小的道场,如果当家的师父们,把庙里管理得有序,打理得蛮干净整洁、清清爽爽,就会有清净之喜。如果在人文景观、环境布置、文化梳理、建筑格局设计上下一番功夫,则更是锦上添花,情形就完全不同了。
其实无需花费过多,更重要的是用心和功夫。在乡间,处处可就地取材,巧在启智,也可以讲是废物利用,如当地人拆除房屋不要的土坯砖、丢弃的石块砖头、石磨等老物件,还有就是当地奇形异状的石头、废弃的老木料等等。庙门外成片的鹅卵石铺就的护坡和小路,本身就是最美的自然生态,既好看又赋予了无限的禅意。
修行不就是做个减法吗?
往往最简单的东西,最单纯的想法,用最质朴的方式创造出最自然、最具价值的禅意空间设计,少些人为的惯有思维,回归于田园、自然,这也是少走弯路的真正捷径。经云直心是道场,既然是修道之人,也是不同于世俗的。
再说我们个别的师父们辛苦修的道场,往往费力不讨好,大的不实用,愈修愈不够用,甚至好大喜功,贪大求奢,华而不实。有的与环境极不协调,甚至是破坏了环境,人为地打破了原本的美好自然!既白白花了信众的供奉,自己住着也难以安身办道。
佛教虽然强调和光同尘,但它的独立性和教化功能,它的化世导俗、安抚人心、悲天悯人的入世的菩萨情怀,以及它的遗世独立、超越自我的精神,注定了它就是一股社会的清流。在这样纷繁的世俗生活中,真就需要这样的乡村的寺庙,成为一方人内心中的一种向往和追求的生活状态。佛教所寄托的建筑、造像、石窟等,往往显得很自在,有一种和谐的美,的确是让人的身心得到了滋养和安宁的去处,让人有归宿感。
这让我想到了西南的云、贵、川建筑,那里的乡间寺庙很有感觉,建筑与环境、山水之间融合的很好,这种和谐、相互映衬让人有一种很美的享受,在大自然中成了生动的景致。他们的老去的存在,完全符合中国人的审美情趣。这种存在感的美和美好,时不时地唤醒、激活起生活在今日的我们,对于中国历史文化韵味的记忆。还有西北地区和河西走廊的乡村里还保存着一些唐、宋、元、明时期的造像和建筑,非常的有味,仿佛让人回望古老的长安城遗址,回到种种久远的历史中。在日本、韩国看到古塔、古寺以及老的造像,就会想起我们的祖先,我们的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,是一种精神的流淌。
再回头看看唐宋时期的丛林梵刹,无论是大庙还是庵堂,或是精舍一类的道场,无一例外都把空间与建筑、人居与自然和谐共处,构筑得十分的巧妙,这就是大巧若拙的古人智慧。
古人讲究天时、地利、人和,乡间山水的灵气,是藏风聚气的一个绝佳的生活和自然状态,是一种修行的状态,所以大家甘心情愿地坚守着这样的一个小地方。乡间的小庙,在自然山水中的一个人文空间,真的是应该赋予它更多的灵气和味道,成为一个真正让人向往的地方啊。这样既养了道,又养了僧,何乐不为呢!
最后以宋代刘攽的一首古诗来作为这篇短文的结束语:青苔满地初晴后,绿树无人昼梦余;唯有南风旧相识,偷开门户又翻书。
摘自《正慈法师文》
更新于:28天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