钟茂森:君子修身之道—由弟子规入论语(第一集)
2024-10-02 09:04 居士人物
尊敬的诸位仁者,大家好!大家请坐。今天我们在一起学习《论语》的精华。在前一段时间,我们在此地刚刚把《论语》从头到尾讲习过一遍,《论语》从二00九年十月开始讲到上一个月,总共头尾讲了十八个月。
我们将《论语》这样详细的学习一遍之后,发现《论语》确实它里面所涵盖的学问是极其的精深,要透彻掌握是不容易的事情。我们讲解了有二百八十二个小时,这让我想到,现代人时间都比较紧张,能不能够用讲解精华的方式,把《论语》提纲挈领的为大家讲解一遍。这样能够使大家在最短的时间把《论语》的精神、《论语》的主线都能够掌握得住,而能够落实到自己的修身、齐家,乃至于治国、平天下。所以,我就想了一个主题,叫做「君子修身之道-由弟子规入论语」。因为我们看整部《论语》,讲君子讲得非常的多,我初步计算了一下,一部《论语》「君子」二字曾经出现过一百一十九次。《论语》有十五万字,总共四百九十二章,我讲解的时候为了方便开讲,把它分成四百九十八章,将近五百章里面,竟然出现一百一十九次,差不多是每五章就出现过一次。所以,这是《论语》一个主要的精神。《论语》最终的导归是让我们能够成圣成贤,而在成圣成贤之前,先得做君子。君子是正在修学的人,还没有完全成就,但是已经是一个很了不起的人了。
我们在学习《弟子规》,以此为修身的一个基础科目。在《弟子规》的修学基础上,我们又能够学习《论语》关于君子如何修身的学问,这样在儒家的修学上可以说就比较的圆满了。《论语》的基础在《弟子规》,如果没有《弟子规》,那《论语》就会落空。所以我们这次的题目讲到的君子修身,必须先从《弟子规》开始,而以《论语》为我们主要修行的一个科目。
《论语》最后导归到「治国平天下」,都是以修身为本的。做为中国人的文化圣经,《论语》是从古到今所有中国人几乎没有不看的。但是很多人读《论语》,只是读到皮毛,只是了解一些常识,而未能够真正的去落实和践行,原因是什么?对《论语》理解上还是不够透彻,或者是理解上有偏颇。所以我们这次讲《论语》,跟一般其它人讲法上可能有不同,就是我们《论语》着重在践行部分,着重说明如何来落实的这个学问,而且处处结合《弟子规》,体现出《弟子规》和《论语》是不二的,是一个整体。《弟子规》是根,《论语》是成熟的花果。
所以我们这次讲《论语》,不是按照《论语》原文从开始到最后这么讲,我们已经讲过一遍了,这次我们的讲法是用一条主线贯穿整部《论语》。那用什么主线?就是用《弟子规》的「总叙」所讲到的七科,实际上《弟子规》的「总叙」也是来自于《论语》。我们知道,《弟子规》是清朝李毓秀夫子编辑的,他就是以《论语.学而篇》第六章做为纲目。这一章《论语》我们都很熟悉了,「子曰:弟子入则孝,出则弟,谨而信,泛爱众,而亲仁,行有余力,则以学文」,《弟子规》就是以这一章《论语》做为总纲领的。那么这里讲到的七科,第一是孝,第二是悌,第三是谨,第四是信,第五爱众,第六亲仁,第七学文。所以,一部《弟子规》就是在这七科方面进行开解,以三字为一句,总共有三百六十句,一千零八十个字,可以说详细的把《论语》这一章开解出来。自清朝以来到现在,做为童蒙的一部主修的教材,非常的明了,是一个很好的童蒙养正的内容。
我们这次的讲座,也将以《论语.学而篇》的第六章做为总纲领,把《论语》将近五百章抽取精华归纳,分这七科,按照七科来分类,来详细说明君子如何修身立德。《弟子规》这个弟子不是说小孩,孔子在这里说弟子是讲的孔门弟子,孔门弟子首先要做君子,然后要做贤人,然后要做圣人。圣人是智慧、德行都圆满的人,他对宇宙人生真相完全明了。弟子是正在学习的人,是学生。圣人是老师,孔子是圣人。贤人比圣人稍微差一点,还没有完全圆满,但是也能够做为我们的老师。我们想要这一生成圣成贤,这个根本一定要落实,就是孔老夫子在这里开出来的做弟子的标准。所以我们将《论语》分为七项,七个科目,来进行详细的开解如何做君子、如何做圣人。
《大学》里面讲的「明明德,亲民,止于至善」。圣人是能够完全将自己的明德显明出来的人。明德这个明是智慧,德是德能,智慧、德能人人本有,本性中本来具足,并不是你从外面学来的,也不是你修来的,因为你本来就有,只需要把它显明出来就可以了。圣人是已经显明了明德的人,我们做为凡人,还没有显明明德,因此要明明德。所以这第一个「明」字它是动词,显明我们自己的明德。显明明德了还要亲民,亲民就是也要帮助天下人一同来显明明德,这叫亲民,所谓自觉觉他。自己觉悟,自己显明了明德,要觉他,也要帮助别人,帮助他们也明其明德。最后自觉、觉他都圆满了,那叫止于至善,这是圣人的事业。我们今天所修学的就是这个明明德的一个阶梯,怎么样去显明自己的明德。真正显明明德之后,那就达到了身修、家齐、国治、天下平。天下平就是我们现在讲的世界和谐了。不仅世界和谐,说句老实话,整个宇宙都和谐了。因为宇宙本来和谐,正因为我们明德不明,所以我们看到的宇宙不和谐。放下那些障碍我们明德的东西,我们就能够看到宇宙本来和谐,而且自己原本跟圣人无二无别。
所以,我们今天就正式开始用《弟子规》的七科来讲解《论语》。首先,我们要讲一个《论语》的概要。这一部十五万多字的《论语》,内容包括的范围很广泛,我们首先要进行捆扎一下,到底《论语》讲了些什么。讲概要,在佛家有一种诠释的方法,我觉得非常好,是天台宗研习经典的一种方法,叫五重玄义,我们就用这个方法对《论语》进行研究、分析。五重玄义的意思就是五种方式来研究这部书、这本经。这五种,第一释名,第二辨体,第三明宗,第四论用,第五判教,这叫五重玄义。那我们具体说明,首先释名,就是解释本经的题目。辨体,就是辨明本经所依据的原理,它根据什么说的。第三明宗,是明了修学的方法,这个宗就是宗旨,修行的要径。第四是论用,论述修学本经的利益、作用,到底学了有什么用。第五是判教,判定这本书、这部经典在我们修学的课程当中是属于哪一类的,哪一部分的课程,这叫判教。就好像你上大学,有一年级、二年级、三年级、四年级的课程,它是属于哪一年级的课程。
我们先说第一个,释名。这本经叫《论语》,它是儒家「四书」之一,也是「十三经」之一,是儒家最重要的一部经典。这部书,所记述的是孔老夫子跟弟子们讲学的一些语录,他注重修身学道,以立人格、知天命为学道之根本。里头也反应了孔老夫子的学术思想、教育思想和政治思想。孔老夫子我们也相当熟悉,他是我们中国的至圣先师,为了讲学完整,我们也有必要稍微介绍一下孔子其人,因为《论语》是记录孔子言行的经典。
孔子名丘,字仲尼,出生于公元前五百五十一年,逝世于公元前四百七十九年,也就是距今大约是二千五百年,当时是东周末年春秋时代。他在鲁国出生,鲁国就是我们现在的山东省境内。他是出生于商后,商朝那个时候的诸侯国叫宋国,他是宋国的后裔,也属于贵族,但是到春秋时期,家族已经没落。孔子长大以后,他热爱学习,很有学问,曾经在鲁国也做过官,最大做过司寇,司寇就相当于整个国家的总理、宰相这样的职位。因为当时他对于鲁国的三家专权严重的违礼现象非常不满,尤其是季桓子季氏家族,完全是僭越天子之礼,孔子于是就离开了鲁国,周游列国。周游了十四年,希望能够在哪一个国家可以能得到任用,然后将他的政治抱负、将他的教育思想能够运用。可惜哪一个国家都不能够用他,最后他只好回到了自己的故乡,开班教学。
他教学的成就非常大,教了有三千弟子,其中七十二贤人。他在教学的同时有著书立述,他编辑、整理了《诗经》、《书经》、《易经》、《礼经》、《乐经》和《春秋》,这所谓的儒家六经。他对于中国的文化可以说是一个贡献最大的人。在后人的评价当中,认为孔子一生是「祖述尧舜,宪章文武」,「述而不作,信而好古」。他的这些思想最早可以追溯到尧、舜这些圣王。到了周朝,文王、武王是一个归纳总结,尤其是周公,制礼作乐,留下了很完整的政治的哲学,还有治国的方略。做为周朝末年的人,孔老夫子继承并发扬了这些古圣先王的政治、哲学、教育方面的思想,所以称为「祖述尧舜,宪章文武」。孔子是中华文化的集大成者,他的政治理想是希望能够恢复大同之治。
大同之治曾经在中国上古时代出现过,那就是尧、舜、禹这个时期,这个时期帝王没有私心,真正是天下为公,所以他们的王位都是禅让。所谓禅让,不是传给自己儿子的,而是找真正贤能的人,请他们出来做王。所以在那个时代,自天子到一般平民老百姓,都是有着大公无私的思想,因此称为大同之治。在《礼记.礼运大同篇》上是这样的描述,说「人不独亲其亲,不独子其子,使老有所终,壮有所用,幼有所长,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」。这是大同盛世的情景,人不仅对自己的父母亲孝敬,也孝敬全天下的老人;不光是对自己的儿女爱护,也爱护全天下的少年儿童,没有私心。所有的老人都能够颐养天年,所有的年轻人、壮年人都能够发挥他们的作用,为社会造福,所有的幼年的人都能够得到良好的成长。乃至于鳏寡孤独废疾者,那就是我们说的孤苦伶仃的人,或者是残疾的人,这个社会上不幸的人,都能够得到安乐,都有所养。这个社会就好像现在我们说的共产主义社会一样,在中国历史上真的出现过,这不是神话,这是真的事实。
所以,孔老夫子他一生就为了这个目标在奋斗。尧、舜、禹这是大同时代,到禹的儿子启,就开创了夏朝,那就不是大同了。为什么?这是变成父传子的家天下,夏、商、周三代叫小康,小康之治。到了孔子春秋时期是周朝的末年,那个小康之治都没有了,变成了乱世,所谓礼崩乐坏。所以在这样一个特定的历史时期当中,孔老夫子行人之所不能行,忍人之所不能忍,显示出一代圣贤救世的风范,真是可歌可泣。因此,古人这样评价孔老夫子,说「天不生仲尼,万古如长夜」,如果上天没有生孔子的话,那我们华夏大地上真的像漫漫长夜,没有光明了。正因为夫子的出现,能够为天下万世垂留下圣贤的教诲,让中华文化的道统得以继承、发扬,乃至到今天,我们仍然能够有幸学习到这些古圣先王的思想,都有可能在这一生做君子、做圣贤,这是我们要感恩孔老夫子。孔子介绍到这里。
下面我们回归到《论语》这个名题,这个名题它怎么来的,自古以来说法不一,主要有三种说法。第一种是汉朝的班固在他的《汉书.艺文志》当中是这样说到,「论语者,孔子应答弟子、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。于夫子之语也,当时弟子各有所记。夫子既卒,门人相与辑而论纂。故谓之《论语》」。根据班固这个说法,这个论字应该念第四声「论语」,不是念「伦」语,因为什么?这个是孔子跟他的弟子们问答,而被弟子们记录下来的这些言语。孔老夫子在世的时候,他自己没有写日记,都是什么?弟子们有心,听了老师的教诲把它记录下来,等到孔子去世以后,大家都拿出自己的日记来,互相对照一下,然后把大家都认可的部分合在一起,编辑成这一部书,所以叫《论语》。这个论就有议论的意思,所以念「论语」,这是名题的来源第一种说法。
第二种说法是东汉,还没到三国时代,东汉时期一位经学家叫刘熙,他有一部书叫《释名.释典艺》,里面是这样说的,「论语,记孔子与弟子所语之言。论,伦也,有伦理也。语,叙也,叙己所欲言也」。根据刘熙的这个说法,跟班固所说的一样,《论语》也是记录孔子和弟子们所讲的话,但是这个「论」有伦理的「伦」字的意思。伦理的伦就是讲关系。朱熹朱夫子曾经说过,「人无伦外之人,学无伦外之学」,每一个人都生活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当中,没有说在这个关系以外的人。像人必须面对的五伦关系,所谓父子、兄弟、夫妇、君臣、朋友,天生下来就有这五种关系,离不开的。这个关系当中,我们如何去尽到自己的本分,去处理好这些关系,使到关系和谐,这就讲究伦理了,《论语》也不离开这个伦理的内容。
第三种说法,是三国时代的经学家何晏,他有一部《论语集解》,是非常权威的一部《论语》的注释。他在序文当中是这样说到,这个序文由北宋的邢昺,这也是一位经学家,做了注疏,注疏就是一个批注,是这样说到的,「论者,纶也、轮也、理也、次也、撰也」。他这个《论语》的论字引申为很多的意思,第一个是纶也,经纶的纶,是说「以此书可以经纶世务,故曰纶也」。你学了这部书,就能够懂得世间的很多道理和学问。「圆转无穷,故曰轮也」,第二个轮字是车轮的轮,车轮是不断的在运转,运转无穷,这是讲真理是超越时空,古今中外都适用的,《论语》讲的都是真理,所以可以运转无穷。「蕴含万里,故曰理也」,这个理它包括的是,在空间上讲,蕴含着一切的空间都适用,这也是讲真理的意思。「轮」字从时间上讲,「理」字从空间上讲。「篇章有序,故曰次也」,次是很有次序,你看,《论语》当中每一章它都有很好的逻辑结构。
最后一个是讲撰,「群贤集定,故曰撰也」,撰是撰写,群贤是孔子的弟子们一起来集结的,就跟佛经一样,是佛的弟子们将佛所说的这些话,把它集结成经典,是撰写出来的。《论语》也不例外,是孔子的弟子将孔子所说的话集结起来。这是讲论。
语,根据郑玄《周礼》的注疏,「答述曰语」,这就是说孔子和弟子们的问答,这些话语。因为刘熙和何晏他们的这种看法,认为这个论字它有引申的意思,所以这个论字就不念论,念成轮,念成第二声,这是因为这两个人他们的主张,所以到现在我们都念「论语」。
《论语》它的成书,很多人认为是在战国初期,书的编辑者当然主要是孔子的弟子,以及再传弟子。当时《论语》在西汉年间曾经有三个不同的版本,第一个是《鲁论语》,有二十篇,这是鲁国学者记录下来的。第二个是《齐论语》,是齐国的学者记录下来的,有二十二篇,齐国跟鲁国接壤,齐、鲁都在山东,现在的山东省。还有一个是《古文论语》,是被发现在孔子住宅的墙壁当中,是用古文字写的,有二十一篇。这是最原始的三种版本。
可是到后来渐渐就失传了,为什么?这有两次重大的会集,第一次是西汉的末年,有一位经学家叫张禹,他将《鲁论语》和《齐论语》进行会集,做了一个会集本。你看佛经有会集本,《论语》其实也是会集本。把两部《论语》就以《鲁论语》为主要的内容,就定为二十篇,当时称为叫《张侯论》,就是张禹的《论语》。然后又到了东汉末年,大文学家郑玄(郑康成),他又以《张侯论》为底本,参考了《齐论语》和《古论语》,又编了一个新的会集本,就是我们现在通行的《论语》的版本。
所以我们现在读的《论语》实际上是出自于郑康成之手,是他会集的。他会集之后,因为会集得很好,所以古本,像《齐论语》和《古论语》也就失传了。现今的这个版本,我们看到总共是二十篇,每一篇以篇首的两个字或者三个字做为篇名,这个篇名没有什么特殊意义,完全就是为了鉴别之用,把每一篇第一章头几个字放进来。在古时候有人曾经计算过,《论语》总共四百九十二章,其中记录孔子和弟子,以及当时人谈论的话有四百四十四章,而记录孔子弟子之间相互谈论的有四十八章。我讲的时候依据我们的师公李炳南老先生的《论语讲要》,总共分为四百九十八章。这是简单的将《论语》名题给大家做一个解释。
五重玄义第二部分我们来辨体,辨体就是辨别这部经所依据的原理。这本《论语》以什么为体?是以道为体。根据我们的师公李炳南老先生《论语讲要》所说的,整部《论语》,乃至整个中国文化的总纲领可以用《论语》第七篇「述而第七」里面第六章,这一章来说明。这一章是这样说的,「子曰:志于道,据于德,依于仁,游于艺」。从这里可以看到,孔老夫子所提倡的学文志向,就是学习的目标,在道,因为道是整个宇宙的本体,《论语》当然也是以此为本体的。这个道到底是什么?你要去问老子,老子会告诉你,「道可道,非常道」,这个道说不出来,如果能说出来的就不叫常道了。
所以道很难说,说出来的往往就跟真的道相偏离了。但是不说,我们就永远不知道,怎么办?也得说。可是说的时候大家千万不要执着一个语言文字,因为语言文字不是道,我们只能从语言文字当中去体会道。打个比方,这是中国禅门里面常用的比喻,叫「指月之指」,如果有人问你,月亮在哪里,你可以拿手指一指,在这天上,你看天上就是月亮。你可千万不要以为这就是月亮,你把这手指当作月亮,你要顺着手指的方向看过去,你就能看到月亮。月亮好比是道,我们自己没办法看到道,那就需要别人去指示,但是指示又不能够执着指示的言语,你说这就是月亮,你把这个手指当作这就是月亮,那你就永远见不到月亮。同理,一部《论语》,乃至中国文化所有的经典,都是指示你见道、证道。但是你可不能执着于这个经典的文字,如果你执着了经典文字,那你可能也永远见不到道。
道是什么?勉强的说来,道是我们的本心,我们的真心。整个宇宙都是我们自己真心所变现的。所以,宇宙的本体是真心,真心寂然不动,但是它又有能现的功能,它能现出一个宇宙。怎么现出宇宙的?因为它有动,道是本体,本不动摇、本自清净,但是动的时候就叫德。什么动?念头在动,我们说心动了。心一动就产生相,现象发生了,现象就叫德。所以志于道,据于德,这个道德,道是体,德是相,而仁义是用,体、相、用讲的都是一个东西。就好比一棵树,道好比是根,德好比是枝干,仁义好比是枝末花果。
现在的量子力学给我们说明了,宇宙万物怎么来的,你看,量子力学家普朗克博士就这样说,他是物理学诺贝尔得奖主。他说他几十年的研究发现,这个世界上根本没有物质。物质怎么来的?物质最基础的一个微粒我们叫基本粒子,我们知道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的,原子核里面有中子、有质子,中子和质子又是由夸克组成的,夸克和电子是最基本的、最细小的物质微粒。那么,夸克和电子这些基本粒子又是怎么构成的?科学家们发现,是由振动产生的。这种振动已经不是物质,纯粹就是振动,科学家用琴弦做比喻,说是弦一样的振动,像我们一拨弄琴弦,它发出音符,这一动就发出音符。物质也是一样,一动就产生基本粒子,就好像音符一样。原来整个宇宙一切万物最基本的构成就是这种振动,那什么动?普朗克博士说,这是一种意识的动,就是心动。因为心有一动,所以产生了基本粒子、产生了物质现象,宇宙是这样发生的。
所以,这里道和德,道是讲那个不动的本体,德就是讲因动而产生的现象。我们学圣学贤目的是什么?回归到这个不动的本体上,所谓明心见性,见自己的本心,明自己的本性,这是宇宙的本体。《中庸》上讲的「天命之谓性,率性之谓道,修道之谓教」,天命就是讲本体,这是叫性,我们的本性,也是宇宙的本性。率性,循着本性来修行,率性之谓道,这个道是修的道,实际上也是讲这个德的意思。圣人已经是证道之人,所以他们所教导的叫做修道之谓教,这就是圣人的教育。所以《论语》教我们什么?教我们修道、率性,而最后知天命,就是知本体,明明德。具体来怎么做?要依据着德,依据德是依据道而行,随顺自性的性德。
依于仁,这个仁是讲仁厚的心,仁爱的心,为什么?因为整个宇宙都是我们本心所变现的,因此是一体的。正因为是一体,所以我们对一切万物,不仅是人,都要爱,这就是仁,仁者爱人、爱物。爱人、爱物就是爱自己,因为自己跟万物是一体,这就是仁。你看仁字是人字旁一个二,二人,一个是自己,一个是自己以外的所有的人和物,跟自己是一体的,这个境界叫仁的境界。孔老夫子一生所追求的正是这个境界,依于仁。
游于艺,这个艺是才能,儒家讲六艺,「礼乐射御书数」,这六种技能,当然也包括百工技能。一切的这些才能,你专精于一样,而能够不断的深入,来彰显你的仁心,最后回归到性德,回归到本体。所以志于道,据于德,依于仁,游于艺,这是儒家学问,乃至整个中国文化的总纲领。这也说明《论语》正是基于这样的一个原理说出来的。
好,今天第一堂课的时间到了,我们就学习到此地。等一下,马上我们再进行第二堂课的讲解。说得不妥之处,请大家多多批评、指正。谢谢大家。
更新于:6天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