多修无常,得佛授记
2024-09-21 08:34 佛学文库
关于修持无常,塔波仁波切从三个层次教诫我们:开始的时候,害怕生死所追,务必像鹿子逃出笼子一样义无反顾;中间的时候,务必像农夫辛勤耕耘田地那样,做到死而无憾;到了最后,要像大功告成的人一样,做到心安理得。
意思是说,修无常的过程中,最初要像野兽逃离猎人的笼子一样不会回头。有些人刚生起无常观时,什么都不管了,非要出家学佛,别人怎么劝也劝不住,母亲昏倒也好,父亲恐吓也好,无论家里发生什么事,都动摇不了他的决心。这是很好的,如果没有这样的出离心,则无法从世间琐事中解脱出来。
中间的时候,要像农民耕地一样勤勤恳恳,最终获得一定的把握,就算死也没有遗憾了。
到了最后,一切修行皆已成办,自己心安理得。就像上师如意宝在《快乐之歌》中所说:死也快乐,活也快乐,一切都快乐。贝若扎那在擦瓦绒时有一个《满足快乐之歌》,其中也讲了很多这方面的教言。不过,世间人的快乐与修行人的大不相同,我看过一本书叫《我就是快乐的人》,里面的很多快乐,似乎没有多大意义,它不是修行上的快乐,更不是生死自在的大乐。
塔波仁波切还说:最初的时候,务必要像箭中人的要害一样,认识到没有空闲;中期阶段,要像死了独子的母亲一样,专心致志地修行;最终要了达无所作为,如敌赶走牧童牛。
意即修无常的时候,最初应像箭射中自己的要害,其他事情再重要也全部放弃,抓紧时间去抢救。同样,刚生起无常观时,除了修法以外,对什么都不关心,一切都不可能阻拦你。
中间的时候,应像母亲死了独生子一样,日日夜夜想着他、念着他,对于别的事物,根本提不起任何兴趣。
到了最后,证得无作无行的究竟果位,此时对一切万法明明了了,但却无法用语言形容,就像牧童的牛都被怨敌赶走了,一时愣在那里,不知所措。当然,这种证悟境界,并不像牧童被赶走牛那样特别伤心,此处主要是从不可言说、无有可作的角度说明的。
在未生起以上如是定解之前,我们务必要唯一观修死亡无常。普琼瓦格西说:晨不念死,则昼空过;晚不念死,则夜空过。香怎耶巴说:上午若没生起无常之念,中午贪图今世的念头就会抬头;中午若没生起无常之念,晚上就会被贪图今世的念头所俘虏。汉地寺院上晚课时,也有一句:是日已过,命亦随减,如少水鱼,斯有何乐?因此,我们应时时以无常观督促自己,通过各种教证、公案来观修无常,若能如此,久而久之,生起无常观也并不难。
佛陀曾这样赞叹观修无常:多修无常,已供诸佛;多修无常,得佛安慰;多修无常,得佛授记;多修无常,得佛加持。如众迹中,象迹为最,佛教之内,所有修行,观修无常,堪为之最。《涅槃经》中也说:一切众生迹中,象迹为上,是无常想亦复如是,于诸想中最为第一。在一切众生的脚印中,大象的脚印最好,为什么呢?有些上师解释说它圆圆的,特别庄严,而其它动物的脚印不完整;也有上师说大象走路极具智慧,能绕开一切险处,唯一选择安稳之道,若遵行大象足迹,则可避免任何损害,故大象的脚印最为第一。同样,在一切思维观想中,观无常是最殊胜的。
摘自《前行广释》38课
更新于:18天前